白水 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 杜甫
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 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 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 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 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 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 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 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 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 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 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 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 相对十丈蛟,歘翻盘涡坼。 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 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 昆崙崆峒颠,回首如不隔。 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 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 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 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 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 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 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 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 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 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水:白水县,在今陕西。
  • 崔少府:县尉的别称,崔氏曾任白水县尉。
  • 信宿:连住两夜。
  •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
  • 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
  • 窟宅:居住的地方。
  • 舅氏:舅父。
  • 仙伯:神仙似的长辈。
  • 杖藜:拄着拐杖。
  • 雕胡:即菰米。
  • 崷崒:高峻。
  • 魍魉:传说中的鬼怪。
  • 崆峒:山名。
  • 相公:指当时的宰相杨国忠。

翻译

客人从南边的县而来,心潮浩荡没有合适的去处。旅居生活白日漫长,何况正当炎热的夏天。在高斋处在树林的顶端,连住两夜闲游很是寂静。清晨陪着(主人)攀登,傲慢地俯视着峭壁。高高的山冈相互连接,广阔的原野近在咫尺。才知道贤德的主人,赠送这个来排遣愁苦寂寞。危险的台阶根植于青冥,曾经的冰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上面有不经意的云,下面有将要落下的石头。泉水声时闻时急,动静随着(水的)冲击而变化。鸟儿呼叫着藏起自己的身体,好像害怕被弹射。县尉隐身此处体现着性情,这里就是他的居处。在白水见到舅父,诸位长辈犹如神仙。拄着藜杖在长松的树荫下,做县尉处于这穷困山谷偏僻之地。为我烹饪菰米,逍遥自在地展示美好的会面。坐得久了风让人颇为发愁,晚来山变得更加碧绿。相对着像十丈长的蛟龙,忽然盘旋形成漩涡分开。怎能有空中的雷声,殷殷地寻找着地脉。烟雾气氛弥漫高峻之处,鬼怪阴森凄惨。昆仑山、崆峒山那山巅,回首就好像近在咫尺。前轩倒映入夕照,高峻得超过华山的红色。兵气在山林间涌起,河川的光芒夹杂着兵器。知道是宰相的军队,铁甲如云如雾般堆积。美酒淡而无味,胡羯哪里是强大的敌人。长歌震动屋梁,眼泪流下沾湿了衣襟。人生中有一半欢乐一半哀愁,天地间有顺利也有逆境。感慨那些各国的人,清明太平完备去征伐狄人。猛将纷纷聚集,朝廷谋略蓄存着长久的计策。东郊何时开启(战争),带着盔甲暂且来解脱。想要告知清平的宴会结束,难以抗拒阴间和阳间的逼迫。在酒食旁多次叹息,如何才能像昔日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详尽地描绘了诗人到白水拜访崔少府的经历和感受。诗中既描写了周围景色的高峻、幽静,如高斋所处之境、山冈原野等,也展现了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对主人的感激、对战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和天地变化的思索。同时,诗里还写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局势,兵气弥漫、军队情况等。对人情世故、自然景象和时事的交融描写,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