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糁径:糁(sǎn),指米粒散落。糁径即小路上散落着米粒状的杨花。
- 杨花:指柳絮。
- 白毡:白色的毡子,比喻杨花覆盖的小路。
- 点溪:溪水中点缀。
- 荷叶:荷花的叶子。
- 叠青钱:青钱,古代的一种铜钱,圆形,中间有方孔。叠青钱比喻荷叶像叠起来的青钱一样。
- 笋根:竹笋的根部。
- 稚子:这里指小竹笋。
- 凫雏:凫(fú),指野鸭。雏,小鸟。凫雏即小野鸭。
- 傍母眠:傍,靠近。眠,睡觉。傍母眠即小野鸭靠近母亲睡觉。
翻译
小径上散落着杨花,像是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毡子;溪水中点缀着荷叶,仿佛是叠起来的青钱。 竹笋根部的小竹笋很少有人注意到;沙滩上的小野鸭靠近母亲安然入睡。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色。首句通过“糁径杨花铺白毡”形象地展现了杨花飘落的景象,给人以轻盈、洁白之感。次句“点溪荷叶叠青钱”则巧妙地将荷叶比作叠起的青钱,既形象又富有新意。后两句则通过“笋根稚子无人见”和“沙上凫雏傍母眠”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静谧与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
- 《 江亭 》 —— [ 唐 ] 杜甫
- 《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 》 —— [ 唐 ] 杜甫
- 《 遣兴五首 》 —— [ 唐 ] 杜甫
- 《 宿凿石浦 》 —— [ 唐 ] 杜甫
- 《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 》 —— [ 唐 ] 杜甫
- 《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 —— [ 唐 ] 杜甫
- 《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 —— [ 唐 ] 杜甫
- 《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 —— [ 唐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