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懋忠七十从军之燕

· 郑琰
千金紫马百金装,白首穷边烈士肠。 一雁正来君又去,二毛虽短剑还长。 燕台马死崩寒日,易水魂归哭夕阳。 筋力尚堪三百战,牙旗秋卷塞云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懋忠: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七十从军:指七十岁高龄仍选择从军。
  • :古地名,今河北省一带。
  • 千金紫马:价值千金的紫色战马。
  • 百金装:用百金装饰的马具。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穷边:边疆的尽头,指边远地区。
  •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 一雁正来君又去:比喻消息刚到,人又离去。
  •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纪较大。
  • 燕台:燕地的台,可能指燕国的故地。
  • 崩寒日:形容日落时的凄凉景象。
  • 易水魂归:易水是燕国的一条河流,这里指战士的魂魄归于故土。
  • 哭夕阳:在夕阳下悲泣。
  • 筋力尚堪三百战:形容虽然年老,但体力仍足以支撑多次战斗。
  • 牙旗:军旗。
  • 秋卷塞云黄:秋天的云彩被塞外的风卷起,呈现出黄色,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

翻译

价值千金的紫色战马,配上百金装饰的马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边疆的尽头展现出烈士的豪情。消息刚传来,你又匆匆离去,虽然头发已黑白相间,但你的剑依然锋利。燕地的台在寒日下显得凄凉,易水的魂魄在夕阳下悲泣。尽管年事已高,但你的体力仍足以支撑三百场战斗,军旗在秋风中卷起塞外的黄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七十岁高龄仍选择从军的老战士的形象,通过“千金紫马”、“白首穷边”等意象,展现了他的英勇与不屈。诗中“一雁正来君又去”、“二毛虽短剑还长”等句,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又强调了老战士的坚韧与决心。结尾的“筋力尚堪三百战,牙旗秋卷塞云黄”更是以豪迈的笔触,赞颂了老战士不老的斗志和边塞的壮丽景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老战士的敬仰之情。

郑琰

明福建闽县人,字翰卿。任侠遨游闽中。工诗,词馆诸公争延致之,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后至南京,徽州富人吴生以上宾礼遇之,每醉常骂主人为“钱虏”。吴与其兄构讼,疑琰泄其阴事,文致捕置京兆狱,瘐死狱中。有《二陬诗稿》。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