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早秋

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 独信马蹄行,曲江池四畔。 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方喜炎燠销,复嗟时节换。 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 人寿七十稀,七十新过半。 且当对酒笑,勿起临风叹。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蓼(hóng liǎo):一种水生植物,秋天时叶子变红。
  • 青芜(qīng wú):青翠的草地。
  • (míng):黄昏,傍晚。
  • 炎燠(yán yù):炎热。
  • (jiē):叹息。
  • 冉冉(rǎn rǎn):渐渐地。
  • 昏复旦(hūn fù dàn):日复一日,指时间的流逝。

翻译

秋天的水面上,红蓼花开得正艳,夕阳照耀着青翠的草岸。 我独自骑马漫步,沿着曲江池的四周边缘。 清晨的凉意随着晴朗到来,残余的暑气在黄昏时消散。 正欢喜炎热的消退,却又叹息时节的更替。 我今年三十六岁,时光渐渐流逝,日复一日。 人的寿命七十岁已经稀少,而我已过了一半。 还是对着酒杯微笑吧,不要在风中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曲江池畔的景色,通过“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等句,生动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诗中,“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喜悦。后半部分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