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仲叔:人名,具体事迹不详,可能为作者所敬仰的历史人物。
- 辟:征召。
- 司徒:古代官职名,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
- 投劾:指官员因罪自劾而去职。
翻译
我怜悯那位闵仲叔,起初被征召时心怀喜悦与恐惧。 等到他见到司徒,喜悦与恐惧也都消散了。 劳苦不是他所承受不了的,虚名又怎能相误。 用与不用何必多言,自劾去职的时刻已经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闵仲叔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和官场的淡泊态度。诗中,“喜惧”二字巧妙地描绘了闵仲叔初被征召时的心情,而“劳苦非所堪,虚名岂相误”则进一步阐明了作者对于虚名的看法。最后两句“用舍何必言,投劾时已暮”更是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明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涯的终结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官场的深刻洞察。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