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二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曾点瑟,戴逵琴,璞玉对浑金。艳红花弄色,浓绿柳敷阴。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对丹心。千愁对一醉,虎啸对龙吟。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对来今。天寒邹吹律,岁旱傅为霖。渠说子规为帝魄,侬知孔雀是家禽。屈子沉江,处处舟中争系粽;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竞穿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
- 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
- 秋砧:秋日捣衣的声音。砧(zhēn)。
-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 击缶:缶,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 璞玉: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璞(pú)。
- 浑金:未经提炼的金。
- 犍牛:阉过的公牛。犍(jiān)。
- 牝马:母马。牝(pìn)。
- 戴逵: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
- 敷阴:分布浓阴。
- 剪爪:汤时大旱,汤王曾剪下指甲和头发,祈祷于桑林,并以六事自责。
- 披襟:敞开衣襟。
- 邹:指邹衍,战国时燕国的阴阳家。
- 律:古代乐律。
- 傅:指傅说,殷高宗的贤相。
- 渠:他。
- 侬:你。
- 屈子:屈原。
- 系粽: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划船救他,并投放粽子以引开鱼鳖,保护屈原。
翻译
眉毛对眼睛,嘴巴对心灵,锦瑟对瑶琴。早晨耕种对寒冷垂钓,晚上笛声对秋天捣衣声。松树郁郁葱葱,竹子繁密茂盛,闵损对曾参。秦王亲自击缶,虞帝自己弹琴。卞和三次进献宝玉曾哭泣,杨震四次知晓别人送金坚决推辞。寂静的秋天早晨,庭院的树叶因霜而摧折了鲜嫩颜色;深沉的春天夜晚,台阶的花朵随着月光转动呈现清幽树阴。 前面对后面,古代对现今,野兽对山禽。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曾点弹瑟,戴逵抚琴,璞玉对浑金。艳丽的红花展示色彩,浓厚的绿柳散布浓阴。没有下雨时汤王才剪指甲,起风时楚子正敞开衣襟。书生珍惜壮年的美好时光,一寸光阴价值比一尺璧玉还珍贵;游子喜爱美好的夜晚景象,一刻时光价值千金。 丝弦对竹管,剑对琴,平素的志向对赤诚的心。千般忧愁对一场沉醉,老虎呼啸对蛟龙长吟。子罕的宝玉,隽不疑的赏金,过去到现在。天气寒冷邹衍吹奏乐律,年岁干旱傅说成为甘霖。他说子规是帝舜的魂魄,你知道孔雀是家禽。屈原沉江,处处在船中争相系粽子;牛郎渡过河渚,家家在台上竞相穿针。
赏析
这篇《声律启蒙》内容丰富,韵律和谐,对仗工整。通过大量的词语对仗,如“眉对目”“口对心”等,既展现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又涵盖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典故,如秦王击缶、汤王剪爪等。描绘出了不同的场景和情境,有自然景色如“寂寂秋朝”“沉沉春夜”,有人们的活动如“曾点瑟”“戴逵琴”,还有各种传说故事如“屈子沉江”“牛郎渡渚”。词语的选用和搭配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使读者在感受文字优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既是学习对仗和声律的范本,也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车万育
清湖南邵阳人,字与山,号云崖,又号鹤田。康熙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科给事中,转兵科掌印。以敢言著名。罢官后,居南京,筑怀园,多与名士往来。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另著有《历代君臣交儆录》、《奏疏》等。
► 32篇诗文
车万育的其他作品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四支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三肴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十灰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一尤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三江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四豪 》 —— [ 清 ] 车万育
相关推荐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三覃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七虞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九佳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七阳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五歌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蒸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五微 》 —— [ 清 ] 车万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