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
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
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
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
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
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帘帷(lián wéi):窗帘和帷幕,泛指门窗的帘子。
- 枕簟(zhěn diàn):枕头和席子,指睡眠用具。
- 蕙草(huì cǎo):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理曲:调整乐器,准备演奏。
- 熨衣:用熨斗熨平衣物。
翻译
春初秋初,昼夜都显得漫长,这正是宜人的好时光。 和煦的风轻轻吹动帘幕,带来温暖;清晨的露水微微凝结在枕席上,带来凉意。 清晨在窗下初醒,被子已减去一些厚度;傍晚在池边静坐,床榻也稍稍移动了位置。 悠闲地看着蕙草侵入阶梯,静静地任由槐花铺满地面。 在后院调整乐器,准备演奏管弦乐曲;在深房中熨平衣物,灯火映照出温暖的光芒。 四季变换的新景,又有谁能真正区分?只能遥想那位多情的李侍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早秋初的宜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等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表达了春秋季的微妙变化和舒适感受。结尾提到“遥忆多情李侍郎”,不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