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清明

· 吴澄
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二叶,闰则十三叶,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白桐也。 田鼠化为鴽【音如】。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尔雅 释鸟》:鴽,鴾母。郭注:䳺也,青州人呼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 虹始见【去声】。虹,虹蜺也,诗所谓螮蝀,俗读去声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噀日,自剑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闲亦有此种物也,但虹气似之借名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ú,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
  • 虹始见:“见”读去声,jiàn。
  • 螮蝀:dì dòng。
  • :ní。
  • :xùn。
  • :xùn,含在口中而喷出。

翻译

清明是三月的节气。按照《国语》所说:当时有八风。历法中唯独指明清明风是三月的节气,这种风属于巽。万物在巽的作用下都整齐,事物到这时都因为洁净整齐而变得清明了。 桐树开始开花。桐是树木的名称,有三种:开花但不结果的叫白桐,就是《尔雅》中所说的荣桐木;树皮青色并且结果实的叫梧桐,也叫青桐,《淮南子》中说的梧桐断角就是它;生长在山冈上、果实大且有油的叫油桐,就是《毛诗》中所说的梧桐不生长在山冈上的那种。现在开始开花的,是白桐而已。按照《埤雅》所说:桐木知晓日月、闰年,每一枝生长十二片叶子,闰年则十三片叶子,是与天地之气相应合的树木。现在制作琴瑟用的花桐木,就知道是白桐了。 田鼠变成了鴽。按照《尔雅》注释说:鼫鼠,形状大如老鼠,头像兔子,尾巴有毛,青黄色,喜欢在田中吃粟豆,被称为田鼠。《本草》《素问》说:鴽,就是鹑,像鸽子但较小。《尔雅·释鸟》:鴽,是鴾母。郭注:就是䳺,青州人叫它鴾母。鲍氏说:鼠,是阴类;鴽,是阳类;阳气旺盛所以田鼠就变成了鴽,大概阴被阳所转化了。 彩虹开始出现。虹,就是虹蜺,是诗中所说的螮蝀,通俗读去声。注释疏解中说:这是阴阳交会的气,所以先儒认为是云稀薄漏出太阳,太阳照耀雨滴就产生虹,现在用水喷向太阳,从剑上看就会产生晕形成虹。朱子说:太阳和雨交汇,突然形成实质,阴阳不应当交汇却交汇,这是天地的淫气。虹是雄的,颜色红白色,蜺是雌的,颜色青白色,然而这两个字都从虫。《说文》说:像螮蝀的形状。其他书又说:曾经看到虹进入溪中饮水,它的头如同驴。恐怕天地间也许有这种物种,只是虹气与它相似借它的名而已。

赏析

这段关于清明的文字详细描述了与清明这个节气相关的自然现象。对桐树开花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分类。关于田鼠化为鴽的描述,反映了古人对物种变化与节气关联的独特认知。对彩虹的阐述,既有对其形成原理的探讨,也涉及到一些当时流行的观点。这段内容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清明节气的特征把握,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思考,具有一定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让我们对古代人眼中的自然景物和节气变化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吴澄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