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岳入洞庭湖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
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
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
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波(hóng bō):大波浪。
- 争道:争先恐后地前行。
- 岸转:岸边转弯。
- 异江湖:不同的江湖。
- 鄂渚(è zhǔ):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 衡山:山名,位于湖南省。
- 舳舻(zhú lú):船只。
- 翠牙:翠绿色的船桨。
- 裛桨(yì jiǎng):湿润的桨。
- 碧节:青绿色的竹节。
- 寒蒲(hán pú):寒冷中的蒲草。
- 病渴:生病且口渴。
- 春生:春天的生机。
- 力更无:力气更加没有了。
- 壤童:耕地的少年。
- 犁雨雪:在雨雪中耕地。
- 渔屋:渔民的房屋。
- 架泥涂:用泥涂抹。
- 欹侧(qī cè):倾斜。
- 风帆满:风帆鼓满。
- 微冥:微弱而昏暗。
- 水驿:水边的驿站。
-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 回赤壁:回到赤壁。
- 浩浩:浩荡。
- 略苍梧:经过苍梧。
- 帝子:帝王的子女。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曹公:曹操。
- 屈壮图:未能实现的雄图。
- 圣朝:指当时的朝廷。
- 光御极:光辉照耀至极。
- 残孽:残余的恶人。
- 驻艰虞:停留于艰难和忧虑之中。
- 才淑:有才能和美德的人。
- 随厮养:跟随低贱的人生活。
- 名贤:有名望的贤人。
- 隐锻炉:隐居于锻造炉旁。
- 邵平:人名,可能是指邵雍。
- 元入汉:原本进入汉朝。
- 张翰:人名,东晋文学家。
- 后归吴:后来回到吴国。
- 啼痕数:泪痕点点。
- 危樯:高耸的船桅。
- 逐夜乌:追逐夜间的乌鸦。
翻译
大波浪忽然争先恐后地前行,岸边转弯,进入了不同的江湖。鄂渚的云树与衡山的船只相映成趣。翠绿的船桨穿过湿润的桨,青绿色的竹节上挂着寒冷的蒲草。生病且口渴,身体将何去何从,春天的生机也无力回天。耕地的少年在雨雪中劳作,渔民的房屋用泥涂抹。倾斜的风帆鼓满,水边的驿站在微弱而昏暗中孤独。悠闲自在地回到赤壁,浩荡地经过苍梧。帝王的子女留下了遗憾,曹操的雄图未能实现。朝廷的光辉照耀至极,残余的恶人停留于艰难和忧虑之中。有才能和美德的人跟随低贱的人生活,有名望的贤人隐居于锻造炉旁。邵雍原本进入汉朝,张翰后来回到吴国。不要怪罪泪痕点点,高耸的船桅追逐夜间的乌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甫在南岳和洞庭湖一带的所见所感。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洪波忽争道”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江湖的壮阔景象,而“病渴身何去”则透露出诗人自身的困境。后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曹操、邵雍、张翰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博大。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